国内传感器市场前景的理性分析与隐忧

2014-01-10

传感器虽然身为现代信息技术系统三大支柱之一,但发展远远落后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并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核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和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约束。从数量上看,国内虽然已有超过1700家企事业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其中从事MEMS研制生产的有50多家,但规模和应用领域都较小。而全球市场上,德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老牌工业国家的企业主导了传感器市场,许多厂家的生产都实现了规模化,有些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达到几千万只甚至几亿只。相比之下,中国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较窄,更多的应用仍然停留在工业测量与控制等基础应用领域。

从2009年开始,国内投资类传感器市场将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各工业部门为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也将大量采用工业过程控制传感器;环保工程中所需各类传感器的需求会愈加旺盛,尤其是我国投入4万亿元用于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防范措施等重点工程持续发力,无疑会大幅度促进国内传感器的需求增长。

一边是国内市场的庞大潜在需求,一边是国内本土传感器厂商的力量偏弱,日子愈发难过,看着国外厂商从国内市场搬走一桶桶金,在万亿“物联网”经济席卷国内之时,中国传感器产业的危机似乎已经步步逼近。

目前传感器市场正进入到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和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及全球化经济的进程加快,各国的传感器厂家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就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中国传感器市场将重新进行份额的分配。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许多国外厂商,放弃了原有的代理渠道直接进入中国市场。据GSII市场调查,目前全球已经有80%的知名传感器厂商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用户对成本控制要求的提高,国内传感器市场面临的价格压力也越来越大,部分中低端产品的价格降幅甚至已经高达30%。此外,像MEMS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也带动了传感器产品价格的下降。

国内传感器市场需求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工业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通信电子、消费电子和专用电子设备等。工业电子设备和汽车电子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也是传感器应用最多的领域。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呈现持续高速增长,同时中国也一举超越美国,越升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约会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豪华轿车传感器数量可多达二百余只,种类达几十种。二者所用传感器约占整个汽车传感器市场的三分之一。

目前国内传感器的研制、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产量较大的企业包括欧姆龙(上海)有限公司、爱科电子(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精量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等,而其它95%以上属小型企业,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较少。目前能批量生产的产品涉及光敏、电压敏、热敏、力敏、气敏、磁敏和湿敏7大类,约3,000多个品种,仅占全球传感器种类的15%左右。年销售量较高的企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广东、浙江等省市。

一是国有企业发展总体上跟不上国外最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并且这种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的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一方面许多新设备国内厂商无法制造,另一方面进口设备的单台价格少则几十万美元,多则数百万美元,绝大多数厂家靠自身积累很难购买新型设备,生产设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似乎在国内很多行业都有深刻的反映。

二是民营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了中低端市场,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产品的制造要求。除个别厂家在个别品种方面将国外生产的芯片拿到国内封装出相关产品、占据市场较大份额外,其他高端产品均是国外厂商在垄断。

三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并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把持高端市场,这种势头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转变。

传感器产业历来是规模经济出效益。面对今后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和市场的扩大,量大面广的通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亿只计,一些中档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1000万只计;而一些高档传感器和专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几十至几百万只计。那些跨国企业深谙产业之道,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后,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廉价传感器的商品化。

传感器生产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前国内传感器工艺线生产技术水平不一,多数工艺虽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其中封装工艺和测试标定(两者的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30%~50%)是传感器自动化大生产的关键技术。这也将是国内企业最终能否抗衡国外企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尽管从国内行业应用来看,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等极其之泛的领域。但目前国内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缺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甚至物联网产业进步的阻碍力量。同时在政策方面,相比物联网,针对传感器行业本身的激励政策尚不明确。

返回顶部